|
新浪:自然科学画 大放异彩 |
|
点击数:832 更新时间:2023-07-05【字体:小 大】 |
|
|
|
在当下的艺术领域,一个人与一个新画派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聚焦自然科学与绘画艺术的契合点,着眼教育与审美的结合点,独创出了自然科学画这一新型画种,获得专家学者广泛赞誉。他就是自然科学右脑开发画创始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百善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创新型艺术家、中国艺术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李兆顺。
自然科学画,又称右脑潜能激发画、脑科学画、兆顺波画,简单来说就是运用色彩心理学原理,通过对视觉听觉嗅觉全方位的刺激,使观者有一种平和愉悦的体验。
从小爱画画的李兆顺,毕业于大学的物理系,也由此奠定了他科学与书画艺术融合的基础。诺贝尔获奖者斯佩里1981年因为研究右脑而获奖。受其启发,从那时起,李兆顺就对右脑的潜能开发产生了兴趣,寻思眼睛看到的光波能不能开发右脑。1992年,李兆顺开始系统探索将色彩心理学理论与现代科技手段应用到绘画创作中。通过长期研究,他发现色彩对人体身心和心理有一种刺激作用,同时也注意到人的心理对色彩有一种对应的需求渴望,即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彩可对应不同的心理需求和满足感。
“现代脑科学证明,人的左脑主要功能是进行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右脑主要功能则是进行空间和形象的思维。右脑能力是左脑能力的100万倍,右脑储存的信息量是左脑的10万倍。因此,右脑又被誉为‘无意识脑’‘节能脑’‘快乐脑’‘行动脑’‘创造脑’。”谈及右脑,李兆顺娓娓道来,“古往今来,世界上诞生了诸多名声显赫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善于运用右脑想象与创新。比如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绍兴会稽山(11.790, -0.12, -1.01%),在曲水流觞中,兴致正浓之时一气呵成‘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我觉得《兰亭集序》的创作与其右脑开发有着紧密的关系。春天时节,地球振荡频率为8HZ,恰巧与右脑脑频率相等,加之山清水秀、花香四溢的美景使人心旷神怡,大量荷尔蒙的产生,使王羲之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大大增强。”
李兆顺发现,不同颜色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常常产生不同的效果,如红色使人产生疲劳感,黑色、灰色使人感到颓废、悲观。而绿色象征着生命,给人清新、朝气、生机勃勃的感觉,是心理的“解压剂”;蓝色,给人以舒适、愉悦之感,让人放飞梦想,是智慧的“催生剂”;而柔和的黄色,给人轻柔与温馨,是心灵的“启迪剂”。
于是,他在脑科学画中便以蓝、绿、黄为主色调,通过将色彩心理学与脑科学相结合,让人们在欣赏艺术时感到轻松、惬意、舒畅。其创作的绿色、蓝色系列画作,可预防孩子们注意力分散、多动、焦虑、抑郁、失眠、近视等疾病。
李兆顺的右脑潜能激发画,因其卓越功效,获得两项国家专利:一种开发大脑潜能的方法”专利,获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一种开发大脑(右脑)潜能的装置”,获国家科技“创新奖”一等奖。李兆顺恩师、著名画家吴冠中为其题词:“王维是文人画的首创者,李兆顺是脑科学画的开拓者。”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然而,随着发展自然界生态系统也日益遭受破坏,大楼多了,青山绿水少了。李兆顺说,“我希望把青山绿水搬回家,搬回办公室,搬回教室。不仅是城市,农村亦然。我希望我的画作能够帮助到人们。”为此,他致力于创造一个充满抒情意味和诗意的“绿水青山”空间,挖掘右脑潜力,打造智慧的“绿水青山”。
他在点、线、面相互交织中,努力营造情感世界的节奏和韵律,传达着对艺术的执着和审美愉悦,让赏画者感悟到作者对生命的吟诵:那蓝与绿、黄与红,在与观赏者的目光触碰时,一种神奇的力量抵达大脑,激活右脑的潜能,使其生发出丰富的情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他在创作《天光荷影共俳徊》时,巧妙地用绿宝石粉、蓝宝石粉配以油画水粉画材料,绘染而成碧荷澄水蓝天白云,清气荡漾,清韵悠然,生机无限,令人联想起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美妙意境。欣赏李兆顺用蓝宝石粉为主要成分创作而成的《蓝色之梦》,云天、长河、草地、滩涂画面勾勒出一派天蓝色的宇宙,演奏出一曲美妙的蓝色旋律,传递出一股安宁、温雅、清透的气息,加之配以群鹤翔舞,平添一派仙乐飘渺之韵。在这个充满诗意的空间里,顿觉身心放松,精神振奋,思维变得灵动起来。
李兆顺认为:“艺术要为人民服务,要平民化,要走出象牙塔,让绘画从大雅到大俗再到大雅。绘画艺术不能千篇一律,但需要标新立异。”李兆顺的作品从生活到绘画,从科学到艺术,又使艺术有效地反馈于现实需要,使其绘画文本独具审美和科学双重价值,可谓集时代性、现代感、医疗功能性、生活装饰性等亮点于一身。
原文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06-28/doc-imyyuvxy9721137.shtml |
|
|
|
|
|
|
|
|
|
|